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疗健康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今日天气:
搜索:
   中国医疗健康网 >> 健康聚焦 >> 正文
器官移植:换个“零件”重新生活
作者: 时间: 2009-03-13 12:41 来源: 点击:
多少年来,人类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方便地更换坏了的身体器官。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使这种梦想成为可能,并成为人类对抗严重疾病的武器。 5年前,45岁的张迟被查出血肌酐升高。随后,医生告诉她一个不幸的消息:她已患上尿毒症。如果不进行器官移植,数月后
     多少年来,人类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方便地更换坏了的身体器官。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使这种梦想成为可能,并成为人类对抗严重疾病的武器。

  5年前,45岁的张迟被查出血肌酐升高。随后,医生告诉她一个不幸的消息:她已患上尿毒症。如果不进行器官移植,数月后,她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张迟懵了,她难以想象今后的生活。

  然而,张迟又是幸运的。得到了理想的肾脏供体,又进行了成功的手术,一年后,她重返工作岗位。“器官移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好像获得了重生一样。”张迟说。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像张迟这样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已越来越多,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因器官移植得以继续。2004年,我国仅实施肾移植手术就过万例。30年来,我国器官移植技术从无到有,并成为世界第二大器官移植国。

  从1例到1万例

  “我们的移植手术与其他国家相同,也是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进入临床的。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底。”满头银发的夏穗生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授。上世纪70年代,他与同事们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动物肝移植研究,并开展了国内首例肝移植。1985年,他又在国内首创同种脾移植。

  国内最早关注原位肝移植,始于《国外医学动态》上发表的《肝外科进展》一文,这篇文章的撰写者就是夏穗生。文章介绍了美国1963年3例人的临床肝移植情况。之后不久,上海和武汉相继开展了犬的肝移植实验并获成功。上世纪70年代末,两地的科研人员进行了艰难的临床肝移植试验,掀起了国内第一次临床肝移植的高潮。

  但好景不长,到了1984年,我国肝移植遭受重创,临床研究几乎停滞。夏穗生说,最主要的原因是效果不佳,最长的存活者仅活了8个多月,共264天。这一严峻现实动摇了医学界的信心。

  仅仅过了10年,到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日本、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肝移植手术相继获得满意疗效,肝移植手术被国外医疗机构广泛接纳,并被定位为常规大手术。这种现状极大激励和鼓舞了国内外科和移植学界的热情,肝移植的临床探索再次启动。这一次启动,让移植热烧到了21世纪。我国不仅在肝移植技术多个领域获得突破,也成为世界第二大肝移植国。

  我国器官移植技术30年的发展,勾勒出了一张清晰的图谱: 1977年,实施首例原位肝移植;1978年,实施首例心脏移植;1979年,开展首例肺移植;1994年,完成亚洲首例小肠移植……从2004年开始,我国每年不同类型的器官移植超过1万例。

  “中国的器官移植水平已达到国际较高水平,国际上能够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手术,国内几乎均能开展。”一位器官移植界的学者说,现今除了头颅和脊髓不能移植外,全身各器官组织均可移植置换,甚至多个器官可同时联合移植。

  别人的馈赠,生命的继续

  在器官移植的整个过程中,供体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在30年的器官移植技术发展中,围绕供体捐赠,折射了人性互助的美好光芒,也遭遇了伦理与法律的尴尬。

  从临床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上世纪80年代,由于新型器官保存液体的研制成功,使供体器官切取后至移植手术完成之间的时间大大延长,不仅增加了手术的安全系数,还有利于供体器官远距离运送。比如,肾脏可保存36小时~48小时,胰和肝脏达12小时~24小时,心脏为6小时。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也不断贡献着自己的经验。比如在肝移植方面,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器官移植研究人员针对中国人的特点,分别提出并建立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肝移植标准——“复旦标准”和“杭州标准”。

  目前,供体紧张已成为困扰器官移植手术发展的最大问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忠华教授说,从器官移植技术诞生至今,供体紧缺现象一直如影随形。国外如此,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现有约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供体器官的数量却极为有限,供求比例是1501。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缺乏供体,一些已获得准入资格的医疗机构无法开展器官移植手术。即使供体来源相对充裕的器官移植中心,也因为排队等待移植的患者众多,显得僧多粥少。

  从混乱到规范的路有多长

  “在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历程中,曾有过一段混乱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第一届中国外科医师年会上发言时指出,“当前需要完善器官注册工作,促进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和国际标准与通行原则逐步接轨。”

  器官移植曾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过爆发式发展,一些医疗机构把能否开展移植手术与评价本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高低挂钩,或者看中了潜在的利益,一些条件并不允许的医疗机构纷纷上马。在珠江三角洲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个别乡镇级别的医院也开展了移植手术。“可想而知,在这种背景下开展起来的移植技术是很不规范的。” 一位专家评价当时的情况。

  针对这种混乱情况,2003年,《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条例》出台。2006年,卫生部成立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并发布了肝、肾、心、肺等脏器的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07年,《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正式颁布,结束了人体器官移植的“乱局”。根据这项规定,卫生部和全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根据统一标准,对各省、区、市上报的开展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进行评审,对医疗机构实行准入管理。600多家医疗机构中,最终只有164家医疗机构拿到了“准入证”。

  有专家指出,建立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和调配网络体系、器官移植临床服务体系、器官移植科学登记体系,规范活体器官移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器官移植包括两个体系:科学注册体系和行政注册体系。目前,以技术准入标准、临床指南等为主要内容的我国科学注册体系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要说两句 ]  


  相关内容
降糖针竟成“减肥神药”?专
低钠盐是“降压盐”还是“送
国际疫苗研究所首次在中国建
专家:“二阳” 症状很轻 从
数字陪伴 缓解焦虑 装在口袋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什么?与流
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 对新冠
化被动为主动,做自己健康的
源之于肠用之于肠粪菌移植或
国家卫健委:去年1856家县医
---------------------------------- ------------
用户名: 密 码: 匿名发布
 
热门文章  
· 专家提示:勿忽视低血糖
·山东、广东、浙江等7省市招采有
·6个习惯让前“腺”健康每况愈下
·紧急召回!这两款眼药水,存被污
·术中加价暴露监管漏洞
· 上海:公立医疗机构门诊
·寿命长的人都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这种水泡脚温肺成果好
·赛纳生物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自
·头痛是哪里痛?从头痛部位看病因
·儿童药物中毒超80%因孩子误服
·日本关西医大团队应用MR技术开发
 
点击排行  
·医院精细化管理是提质增效的必由
·科技造福人类,软银壳寡糖背后的
·富豪频频续命成功,Ultra NMN和
·深度调查:孩子反复咳嗽有新方
·千亿级“睡眠市场”来临,零售药
·立竿见影的医学——无痛针灸
·正畸|自锁托槽开创美学口腔的新
·多地出现散发疫情 重视无症状感
·得益于三星QLED 8K技术,医生可
·爱尔眼科医院可靠吗?配眼镜不想
·潜力股:抗CGRP偏头疼新药Aimovi
·韬耳堂:采耳到底对身体有好处,
四分之一大学
四分之一大学
女性回家并非
女性回家并非
养宠物小心宠
养宠物小心宠
六岁幼童患上
六岁幼童患上
父母对打孩子
父母对打孩子
年轻白领患上
年轻白领患上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工作邮箱
Copyright 2010 本站部份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中国医疗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4000404号-1   邮编:310004